发布作品

    早期的风冷却系统 就是因为这个优点,被摩托车保留下来了

    王多余1985头像王多余1985头像
    王多余19852018-07-06
    <body>

    ▲利用构造简单和减少重量的优点,大部分摩托车引擎都使用风冷式,加上外露的表面能加快散热。

    早期的汽车引擎是以风冷式冷却系统为开端,因为构造比起水冷却系统还要简单,制造成本很低,而当时的水冷系统的造价非常高,只应用在轮船引擎或螺旋桨飞机引擎上,随着水冷却系统被改良,这项技术也逐步取代风冷式冷却并主导汽车领域。

    ▲风冷却系统没有水冷却系统复杂,只在引擎外围布满铝制散热鳍片,利用大风扇吹掉鳍片上的热能,构造很简单。

    比起水冷却系统,风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将引擎本体外(包括气缸头)布满铝制的散热鳍片,外加一个大风扇,利用简单的强制对流形式对着鳍片散热。为什么要布满散热鳍片呢?其实是为了制造大表面积将引擎的热能分散到周围,避免某个区域的过热而造成燃烧室的爆震。虽然这种散热模式没有水的辅助,但不怕在寒冷气候被冻结的危险,简单的构造还能减少引擎室的重量,适合小排量的引擎,因此在摩托车的世界一直被延续下来。

    ▲早期保时捷911的水平对置六缸引擎,每个汽缸都布满散热鳍片,外加大风扇和油冷却系统的辅助,利用车尾的真空带提高散热效率,堪称气冷却系统的经典,可惜烧机油的代价太沉重而被迫停产。

    而在汽车界,使用气冷却系统的时间最长莫过于保时捷911或福斯金龟车,工程师把引擎放在后面的目的,是利用车尾形成的真空带(压力差)把热能快速带走,比起前置引擎就不需要很大的散热口,不过真空带必须在很高速的状态下才形成(空力套件的设计也是关键),一般道路上行驶的速度很难构成真空带,因此工程师增设油冷却系统,利用机油帮助引擎降温,但必须付出非常烧机油的代价,不符合现今的经济效益,逐渐退出汽车市场。

    </body>
    .万次阅读
    16评论
    7赞同
    收藏
    分享
    16评论
    7赞同
    收藏
    分享

    评论·0

    头像头像
    提交评论
      加载中…

      热门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