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作品

    2019-11-20发布

    老司机建议:买车前你认为很重要的这些配置,其实基本用不上! >>>关于后排空间/7座 而对于SUV或MPV车型,起初买它时或许就是看重其宽敞舒适的大空间,本以为能装、舒服,结果自己天天开着上下班代步用,后排一年到头基本就没怎么坐过人,杂物倒是堆了不少,舒适与空间基本完全浪费,几年下来可能也就搬家或置办大件家具用过那么几次罢了。 宽敞的后排座位带来的比较长的轴距和车身,导致车辆无论是掉头还是停车都比小车麻烦。如果买车只是自己代步开,尽量不要听信那些强调后排座位的建议,那些意见是为全家只有一辆车的人准备的。所以买车不要盲目,特殊情况需要用车也可以考虑去租车,想拉风就买双门跑车,自己开着也开心。 >>>关于油耗 很多人每日开车代步一定很在意每一次的油耗表现,少则8L百公里,多则10L百公里或更多。但实际上,每次代步的实际油耗多一点点,对于每年上万公里的通勤车来说,油耗差两个,一年两万公里,也就多400升,也就差3千多块钱,根本无所谓。相比油价不停的涨落,真的不用太在意油耗,开车嘛,自己开心就好。 >>>关于对待车辆的爱惜程度 许多成为十年以上的老司机,刚开始开车应许会很在意车辆平顺性、噪音、保养、驾驶技巧等等,然而数年之后,统统都不在意了,开车也变得更随心所欲一些,想加速就加速,几千转无所谓。轮胎也愿意接受更便宜的品牌,保养无所谓5K公里,大概也就一年一次即可,至于全合成还是半合成好像也无所谓了,小擦小碰放以前估计会心疼很久,现在完全无所谓了,不明显就不修了。相对以前的小心谨慎,现在基本上都是粗枝大叶了。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自己用车慢慢变得理性,汽车也逐渐更偏向工具的使用属性。简单的说,车只是用来开的代步工具,该用就用,且车辆有时候反而用的越糙越耐操,用的太仔细,反而经常担心这个行为是不是对车不好之类的。结果导致自己开也开的不舒服,用车成本也高等等,随着时间的推移,老司机们都会变得更务实。 >>>关心爱车保值率 刚买车头两年,大家一定很在意自己的爱车当下的二手行情,保值一点就会觉得自己没买错,不保值了就感觉自己买亏了,还影响自己的心情。几年后就知道车就一工具,买来就用,保值率跟自己没太大关系。真用到十年以上,同级别同档次的车型,差价也就几千元上下。 甚至现在流行什么消费升级,汽车开五年也该换了之类的说辞,可实际上除了为国家增加GDP以外,普通上班族压根没有多少人真能做到经常换车的,而且真想保值的话,直接开满十年以上,开的越久,汽车的价值越会被充分利用,而不是浪费资源,之后车辆的残值率也会更接近饱和,这也是发达国家为什么换车频率比较低的原因。 >>>关于购车时赠送装潢大礼包 相信很多车主在购买新车时都遇到过这样类似的问题,每当在购车最后一步和销售人员协商车价谈不拢时,此时店员就会拿出他们的杀手锏--赠送大礼包。 赠送的方式大概分两种,一种是在谈车价的过程中,店家打包送些脚垫,座套、行车记录仪,全车贴膜等;另一种是店家动员车主购买他们的装具大礼包,比如"只花2000元,可以获赠价值5000元礼包"之类。拿车膜来说,或许很多对汽车贴膜不太了解的车主一听到这话就有点儿沉不住气,瞬间觉得自己赚到了,草草的在合同书上签了字。 看上去,这两种办法都挺划算,但事情未必像你想的那样。很多车主做为过来人,体验过都知道,最多撑两年,有些不到一年,车膜就开始起泡,去汽车装潢店给专业的师傅看,问过之后才知道,原来贴到劣质车膜了。更何况一些深色车膜还会因为影响两侧外后视镜的亮度,带来夜间行车的安全隐患,这也是许多国家禁止前排车窗贴膜的原因,因此个人建议能折现就折现,贴膜之类的能不要还是不要了,至于脚垫什么的网购岂不是更划算。


    回复楼主


    前往